The impact of land use change on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in karst mountain area
-
摘要:
研究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演变对优化喀斯特脆弱山区的土地资源配置和推进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省瓮安县为例,利用2001年、2011年、2019年3期遥感影像数据,通过CA-Markov模型预测2027年土地利用格局,定量分析研究区2001—2027年土地利用和ESV的时空演变趋势。结果表明:瓮安县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耕地为主,耕地向林地的转移较为剧烈,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建设用地和水域的动态度最大;ESV总体呈上升趋势,耕地向林地转移是ESV增加的主要贡献项,ESV增加区域主要发生在瓮安县西部和东北部地区,未来ESV低值区仍分布在中部城镇地区;服务类型产生的ESV主要以土壤形成与保护服务为主,其次为水源涵养服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林地和耕地是引起研究区ESV变化的敏感因子,研究区ESV对改进的价值系数缺乏弹性。研究期内瓮安县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显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明显提升。
-
关键词:
- 土地利用变化 /
-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 /
- 时空演变 /
- 敏感性分析 /
- 喀斯特山区
Abstract:The study of land use change and the evolu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ESV)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land resources in fragile karst mountainous areas and realizing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aking Weng'an County in Guizho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e remote sensing image data from 2001, 2011, and 2019 were used to predict the land use pattern in 2027 through CA-Markov model, and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trend of land use and ESV in the study area from 2001 to 2027.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and use types in Weng'an County were mainly forest land and arable land. The transfer of arable land to forest land was relatively intense. The area of forest land and construction land continued to increase, and the dynamic degree of construction land and water body was the largest; ESV was generally increasing, and the transfer of arable land to forest land was the main contributor to the increase of ESV. The increase of ESV mainly occurred in the western and northeastern regions. In the future, low ESV areas would still be distributed in the central urban areas; ESV generated by the service type was mainly based on soil formation and protection services, followed by water sources conservation service and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forest land and cultivated land were sensitive factors that caused ESV changes in the study area, and ESV of the study area was inelastic to improve the value coefficient.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the land use structure of Weng'an County had chang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ESV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
生态系统服务是影响人类福祉的生态特征、功能或过程[1-2],是人们从正常运转的生态系统中获得的各种惠益[3],主要分为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4-5]。这些服务功能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与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6]。土地利用是人类活动与环境因子交叉最为密切的环节[7-8],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格局与功能,从而改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s value,ESV)[9-11]。在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12],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量化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响应机制对于优化国土空间格局[13]、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14]、认识生态环境变化趋势[15]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ESV评估的研究已较为丰富,Costanza等[16]对全球的ESV进行了量化评估,这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国内学者谢高地等[17]在前人的基础上核算青藏高原生态资产价值,针对中国不同陆地生态系统制定了ESV当量表,使ESV的核算逐步成为国内生态领域的研究热点。王宁等[18-20]利用当量因子法对区域ESV展开了研究,但这些研究多基于一段时间内对ESV进行静态表达,难以揭示其动态变化,于是随着土地利用与ESV研究的不断深入,结合多种模型实现数据可视化的演变分析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如左玲丽等[21]利用CA-Markov模型预测分析了岷江上游土地利用与ESV时空演变趋势;嵇航宇等[22]利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了长沙市土地利用和ESV的变化趋势。以上研究为探究土地利用和ESV的响应机理提供了参考,但尺度上多关注于城镇[23-24]、流域[25]等,对生态环境脆弱的贵州喀斯特山区却鲜见报道,且对喀斯特山区[26-27]的土地利用与ESV的可视化表达和演变特征研究仍不明晰。
瓮安县作为典型的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特殊,存在着土地利用不合理、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面积广泛等问题,生态系统功能频频遭受破坏[28-29]。为保证喀斯特山区的生态安全、实现生态系统恢复、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工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30-31]。在这一背景下,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与ESV演变趋势备受关注。
因此,笔者以瓮安县为例,基于2001—2019年土地利用数据,根据研究区实际情况改进ESV当量表,运用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转移矩阵、土地利用程度、敏感性分析、CA-Markov模型等方法,旨在分析和预测瓮安县的土地利用演化过程,探究瓮安县ESV的时空演变特征,揭示土地利用变化对喀斯特山区ESV的影响机理,以期为喀斯特山区土地资源配置与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瓮安县(107°07′E~107°42′E,26°53′N~27°29′N)隶属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处长江流域,系乌江、沅江水系,乌江横贯北部,主要河流有瓮安河、清水河等。瓮安县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中部平缓,地形起伏较大(图1)。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年均气温为13.6 ℃,年均降水量为1 148.2 mm,降水量充足,宜人的气候适合于农作物的生长,使之成为贵州省传统农业大县之一。瓮安县总面积为1 974 km²,县内岩溶发育典型,喀斯特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92.04%,石漠化面积分布较广,占土地总面积的32.20%,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1.2 数据来源
遥感影像来源于美国国家地质勘探局网站(https://www.usgs.gov/),空间分辨率为30 m×30 m。综合考虑研究区影像质量、云量、植被生长季等因素,选取了2001年9月28日、2011年5月19日、2019年8月13日3期数据,经过大气校正、辐射定标等步骤,结合高清影像进行人工目视解译后得到瓮安县土地利用数据,3期数据解译总体精度均在85%以上,Kappa指数在80%以上。依据《全国遥感监测土地利用/覆盖分类体系》,将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分为林地、耕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未利用地6类(图2)。农产品价格等社会经济数据通过查阅2001—2019年《瓮安年鉴》《黔南年鉴》获得。
1.3 研究方法
1.3.1 土地利用动态度
土地利用动态度对于预测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和分析区域差异具有重要作用[32]。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是指某一土地利用类型在单位时间内的面积变化情况,公式如下:
$$ K = \frac{{{U_{\text{b}}} - {U_{\rm{a}}}}}{{{U_{\rm{a}}}}} \times \frac{1}{T} \times 100\text{%} $$ (1) 式中:Ua为研究初期某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hm²;Ub为研究末期某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hm²;T为研究时段,当T的时段设定为年时,K为研究区某种土地利用类型年变化率。
1.3.2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能描述土地利用类型之间转移方向和数量变化,可以揭示土地利用类型格局的演化过程[33]。利用ArcGIS软件将每期土地利用数据进行融合和相交,最后通过Excel软件数据透视表建立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公式如下:
$$ {A_{{xy}}}{\text{ = }}\left[ \begin{gathered} {A_{11}}\quad \cdots \quad{A_{{\text{1}}n}} \\ \;\;\vdots\quad\quad\quad \quad\vdots \\ {A_{n1}}\quad\cdots \quad{A_{{{nn}}}} \\ \end{gathered} \right] $$ (2) 式中:Axy为研究初期为第x种土地利用类型在研究末期转换成第y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地面积;n为土地利用类型数。
1.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依据Costanza等[16]关于ESV估算的原理及方法,并参考谢高地等[17]制定的中国生态系统单位面积ESV当量因子表,根据研究区实际情况,采用粮食产量修正法对其进行修正。首先通过查阅年鉴,得知水稻、小麦、玉米为研究区主要粮食作物,然后获取3种粮食作物的平均产量、播种面积及价格,带入式(3)计算得到瓮安县1 hm2的ESV当量因子价格为1 287.48元/hm2。最后结合谢高地等[17]的研究结果和当量因子价格计算得到瓮安县ESV当量(表1)。其中,建设用地不考虑ESV[34]。
服务类型 森林 草地 耕地 水域 未利用地 气体调节 4 506.19 1 029.99 643.74 0.00 0.00 气候调节 3 476.21 1 158.74 1 145.86 592.24 0.00 水源涵养 4 119.95 1 029.99 772.49 26 238.91 38.62 土壤形成与保护 5 021.19 2 510.59 1 879.73 12.87 25.75 废物处理 1 686.60 1 686.60 2 111.47 23 406.45 12.87 生物多样性保护 4 197.20 1 403.36 914.11 3 205.83 437.74 食物生产 128.75 386.25 1 287.48 128.75 12.87 原材料 3 347.46 64.37 128.75 12.87 0.00 娱乐文化 4 506.19 1 029.99 643.74 0.00 0.00 $$ E{\text{ = }}\frac{1}{7}\sum\limits_{i = 1}^j {\frac{{{m_i}{p_i}{q_i}}}{M}} $$ (3) 式中:E为1 hm2的ESV当量因子的价格,元/hm2;i为研究区粮食作物的种类;j为研究区主要粮食作物的总种类数;mi为研究区第i种粮食作物播种的总面积,hm2;pi为研究区第i种粮食作物的平均价格,元;qi为研究区第i种粮食作物面积单位平均产量,kg/hm2;M为研究区所有粮食作物的总播种面积,hm2。
ESV计算公式[35]如下:
$$ {\text{ESV}} = \sum\limits_{r = 1}^n {({A_r} \times {\text{V}}{{\text{C}}_r})} $$ (4) 式中:Ar为土地利用类型r的面积,hm2;VCr为土地利用类型r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元/hm2。
1.3.4 CA-Markov模型
CA-Markov模型集结了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CA)与马尔科夫链2种模型[36]。元胞自动机是一种时空动力学模型,可以将任一空间位置视作元胞个体,能够模拟包括土地利用在内的各种自然过程的空间变化,其特点是时间、空间和状态都是离散的,公式如下:
$$ {S_{(t + 1)}} = f({S_{(t)}},N) $$ (5) 式中:S为元胞有限且离散的集合;t为时期;N为元胞的邻域;f为局部空间的元胞转换规则。
马尔科夫模型是根据马尔科夫随机过程理论形成的方法,主要用以预测和随机控制,公式如下:
$$ {A_{(t + 1)}} = {A_{xy}} \times {A_t}$$ (2) 式中At和A(t+1)分别为t和t+1时刻土地利用系统的状态。
1.3.5 敏感性分析
为了验证ESV系数的准确性,使用敏感性模型,将VC上下调整50%,然后计算ESV对VC变化的响应,最终确定ESV对改进的VC的依赖程度[26]。当CS>1时,ESV对VC富有弹性,ESV计算结果的可信度低;当CS<1时,ESV则对VC缺乏弹性,表明ESV计算结果可靠。
$$ \text{CS=}\frac{({\text{ESV}}_{u}-{\text{ESV}}_{z}){\text{/ESV}}_{z}}{({\text{VC}}_{ur}-{\text{VC}}_{zr})/{\text{VC}}_{zr}} $$ (7) 式中:CS为敏感性系数;u和z分别为初始值和调整后的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2.1.1 土地利用预测精度
为检验CA-MarKov模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在IDRISI 17.0 软件中以2011年为基础年份,利用2001—2011年转移矩阵预测了2019年瓮安县土地利用格局,经过与实际解译的2019年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Kappa指数为87.4%,说明预测结果可信度较高。然后以2019年研究区土地利用情况为初始状态,结合2011—2019年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设置迭代次数为8,预测得到瓮安县2027年土地利用变化,结果见图3。
2.1.2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在ArcGIS软件中对各期土地利用数据进行空间处理,统计得出2001—2027年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瓮安县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和林地,二者面积之和分别占4个时期总面积的95.16%、92.94%、92.13%、91.29%。2001—2027年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年均减少量为2 024.12 hm²,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则反之,年均增长量分别为1 731.54和255.52 hm²;水域面积在2001—2011年增加剧烈,2011年的面积是2001年的3.7倍,这与构皮滩水电站的修建得以拦截蓄水相关;耕地面积减少量与建设用地、林地和水域面积的增加量基本相当;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则呈波动变化。
年份 草地 耕地 建设用地 林地 水域 未利用地 2001 6 070.05 108 194.04 2 293.65 78 806.79 710.01 433.98 2011 5 623.83 83 534.94 4 919.76 99 102.69 2 619.27 708.03 2019 4 058.89 61 332.07 7 904.22 119 704.48 3 187.38 321.47 2027 4 562.65 55 566.80 8 937.04 123 826.82 3 194.09 421.13 根据式(1)计算得到研究区2001—2027年土地利用动态度,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26年间水域和建设用地动态度远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分别达到了13.46%和11.14%,林地的动态度则呈上升趋势,耕地反之。2001—2011年建设用地变化较为剧烈,说明瓮安县经济发展处于活跃期,水域动态度达到了26.89%,草地和耕地动态度为负数,林地和未利用地的动态度均为正数;2011—2019年未利用地变化明显,动态度为−6.82%;2019—2027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度均有所降低,耕地动态度仍呈现负向变化,说明未来耕地面积缩减仍是瓮安县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时期 草地 耕地 建设用地 林地 水域 未利用地 2001—2011年 −0.74 −2.28 11.45 2.58 26.89 6.31 2011—2019年 −3.48 −3.32 7.58 2.60 2.71 −6.82 2019—2027年 1.55 −1.18 1.63 0.43 0.03 3.87 2001—2027年 −0.96 −1.87 11.14 2.20 13.46 −0.11 2.1.3 土地利用转移情况
研究期间各土地利用转移情况见图4。从图4可以看出,2001—2011年水域转入面积是转出的近10倍,转入源主要是林地和耕地;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主要是源于耕地的转入,耕地转入面积为3 686.85 hm²;林地转入源主要是耕地和草地。2011—2019年,林地转入和转出面积分别为28 781.1和8 088.53 hm²,增加的面积主要来源于耕地;耕地的转出面积是转入的3倍,转出源主要为林地和建设用地。2019—2027年土地利用转移与前2个阶段相比变化不明显,但主要的转移类型仍是耕地向林地转移。整体来说,2001—2027年耕地转为林地、建设用地的面积较大,且耕地转出面积为所有土地利用类型中最多,因此研究期间主要是耕地面积在减少,这与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的实施紧密相关。
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分析
2.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间变化
结合改进的ESV系数(表1)和土地利用面积数据(表2),得到研究区ESV(表4)。由表4可见,林地和耕地ESV贡献最大,对瓮安县ESV有着重要影响,总体来说,研究期内瓮安县ESV呈上升趋势。2001—2011年,ESV由32.783亿元增至37.389亿元,共增加了4.606亿元,2011—2019年和2019—2027年ESV分别增加了4.009亿和0.698亿元,主要是林地面积增加产生的结果。2001年,林地产生的ESV占67.624%,耕地占29.361%;2011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ESV为林地>耕地>水体>草地>未利用地;2019年,林地ESV占81.344%,为3个时期中最高,耕地为13.18%,为3个时期中最低;2027年较于2019年ESV增加了0.698亿元,林地贡献了1.16亿元,耕地减少了0.513亿元,林地ESV的增加补给了耕地的亏损。由此可见,瓮安县ESV变化与林地面积变化紧密相关。
土地
利用
类型ESV/亿元 占比/% 2001年 2011年 2019年 2027年 2001年 2011年 2019年 2027年 林地 22.170 27.879 33.675 34.834 67.624 74.565 81.344 82.750 草地 0.566 0.524 0.378 0.425 1.726 1.402 0.914 1.010 耕地 9.625 7.432 5.456 4.944 29.361 19.877 13.180 11.743 水域 0.420 1.550 1.886 1.890 1.282 4.146 4.557 4.491 未利
用地0.002 0.004 0.002 0.002 0.007 0.010 0.004 0.005 合计 32.783 37.389 41.398 42.096 100 100 100 100 2.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变化
以村界数据为基础,利用ArcGIS软件中的自然断点法将瓮安县各年份ESV从低到高分为6个等级,结果见图5。从图5可以看出,ESV较高的地方主要分布在瓮安县建中镇、银盏镇西部、江界河镇河谷地区和岚关乡南部,这些区域境内分布有大量山脉,森林覆盖面积较大,因此ESV较高。瓮安县ESV较低的地区集中在中部地区,为瓮安县主城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建设用地和耕地,受人为活动干扰较大,因此ESV较低。从不同年份来看,2001年、2011年、2019年ESV增加区域主要发生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减少区域发生在中部城区位置,这主要是由于城区扩建引起土地利用变更造成的;2027年ESV高、低值分布范围大致与2019相同,说明2027年ESV预测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瓮安县ESV的未来趋势,高值区分布在西部地区,低值区仍分布于中部城镇地区,但较于2019年,东部和中部区域ESV有增加趋势。总体来看,26年间,瓮安县ESV高值区显著扩大,这与林地面积的增加密切相关,因此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可以为瓮安县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ESV低值区主要在中部地区扩散,这是由于经济迅速发展、城镇地区在开发过程中侵占了大量林地和耕地,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下降导致的。
2.2.3 基于服务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从服务类型来看(图6),所有服务类型中土壤形成与保护的ESV最高,其次为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食物生产、原材料和娱乐文化的ESV较低。2001—2027年ESV增长较多的服务类型有水源涵养、气体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原材料和土壤形成与保护,分别增长了2.08亿、1.67亿、1.47亿、1.44亿和1.23亿元。而食物生产的ESV呈下降趋势,2001—2011年减少了0.29亿元,2011—2019年减少了0.26亿元,2019—2027年减少了0.07亿元,这与耕地面积的减少有直接关系。总体上,2001—2027年瓮安县各项服务类型ESV呈上升趋势,但就各阶段服务类型ESV增加幅度来看,2019—2027年明显低于2001—2011年、2011—2019年,说明瓮安县未来土地利用类型提供的各项服务能力在降低,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升。
2.3 敏感性分析
由表5可知,敏感性系数最高的是森林,研究期内最高为0.827 50,即当林地的ESV系数增加1%时,总的ESV增加0.827 50%,这是由于森林所占面积最大,因此对ESV的贡献也最大;调整建设用地敏感性系数不影响ESV,所以建设用地敏感性系数为0。总体来看,2001—2027年森林和耕地敏感性系数在所有土地利用类型中较高,说明这2类土地利用类型是影响ESV总量的敏感因子,而水体敏感性系数在逐渐增加,说明水体的变化对研究区ESV变化的影响也在增大,草地、未利用地则反之。尽管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时期均有较大差异,但敏感性系数均为0~0.9,小于1,说明研究区ESV对改进的敏感性系数不敏感,二者之间存在非弹性关系,因此研究结果可信。
土地利用类型 2001年 2011年 2019年 2027年 森林 0.676 24 0.745 65 0.813 45 0.827 50 草地 0.017 26 0.014 02 0.009 14 0.010 10 耕地 0.293 61 0.198 77 0.131 80 0.117 43 水体 0.012 82 0.041 46 0.045 57 0.044 91 未利用地 0.000 07 0.000 10 0.000 04 0.000 05 3. 结论与展望
3.1 结论
(1)瓮安县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林地和耕地为主,研究期内林地面积持续增加,耕地反之,耕地面积减少量与建设用地、林地和水域面积的增加量基本相当;建设用地和水域动态度较大且呈现正向变化,说明研究区建设和水利设施活动处于增速状态;土地利用转移方向主要以耕地向林地、耕地向建设用地的转移形式为主,林地转入面积最大,耕地转出面积最大。
(2)瓮安县ESV总体呈上升趋势,2001—2027年共增加了9.313亿元,其中耕地向林地转入是研究区ESV增加的主要贡献项;空间上,2001—2027年ESV增加区域主要发生在瓮安县西部和东北部地区,而未来中部城镇区域仍是ESV的低值区;服务类型的ESV以土壤形成与保护服务最高,其次为水源涵养服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3)林地和耕地是引起研究区ESV变化的敏感因子,且2001—2027土地利用的ESV敏感性系数均为0~0.9,小于1,说明研究区ESV对改进的敏感性系数不敏感,存在非弹性关系,因此研究结果可信。
3.2 展望
(1)笔者探究了瓮安县土地利用变化对ESV的影响机理,可以为喀斯特山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提供指导。但由于考虑到数据获取的难易程度、计算过程的可运行性等,研究采用基于粮食价格修正法的生态系统当量因子法进行计算,该方法主要是从自然系统的角度出发[17],对于人类与环境系统的复杂性考虑较少,因此探究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异质性将是下一步考虑的研究方向。
(2)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ESV的因素,而ESV是衡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要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合理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是关键。未来瓮安县应注重提升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继续推进生态工程的实施,加强对天然林、人工林的管护,增强植被恢复的可持续性;另外要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贯彻实施基本农田的保护政策,提升耕地质量,推进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最后是要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例如协调建设用地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占地关系、增加城区绿地面积,注意建设用地的合理开发,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
表 1 瓮安县土地利用类型ESV当量因子
Table 1 ESV coefficient of land use types in Weng'an County
元/hm2 服务类型 森林 草地 耕地 水域 未利用地 气体调节 4 506.19 1 029.99 643.74 0.00 0.00 气候调节 3 476.21 1 158.74 1 145.86 592.24 0.00 水源涵养 4 119.95 1 029.99 772.49 26 238.91 38.62 土壤形成与保护 5 021.19 2 510.59 1 879.73 12.87 25.75 废物处理 1 686.60 1 686.60 2 111.47 23 406.45 12.87 生物多样性保护 4 197.20 1 403.36 914.11 3 205.83 437.74 食物生产 128.75 386.25 1 287.48 128.75 12.87 原材料 3 347.46 64.37 128.75 12.87 0.00 娱乐文化 4 506.19 1 029.99 643.74 0.00 0.00 表 2 瓮安县2001—2027年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
Table 2 Area of various land use types in Weng'an County, 2001-2027
hm2 年份 草地 耕地 建设用地 林地 水域 未利用地 2001 6 070.05 108 194.04 2 293.65 78 806.79 710.01 433.98 2011 5 623.83 83 534.94 4 919.76 99 102.69 2 619.27 708.03 2019 4 058.89 61 332.07 7 904.22 119 704.48 3 187.38 321.47 2027 4 562.65 55 566.80 8 937.04 123 826.82 3 194.09 421.13 表 3 瓮安县2001—2027年土地利用动态度
Table 3 Dynamic degree of land use in Weng'an County from 2001 to 2027
% 时期 草地 耕地 建设用地 林地 水域 未利用地 2001—2011年 −0.74 −2.28 11.45 2.58 26.89 6.31 2011—2019年 −3.48 −3.32 7.58 2.60 2.71 −6.82 2019—2027年 1.55 −1.18 1.63 0.43 0.03 3.87 2001—2027年 −0.96 −1.87 11.14 2.20 13.46 −0.11 表 4 瓮安县2001—2027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ESV及占比
Table 4 ESV and proportion of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in Weng'an County from 2001 to 2027
土地
利用
类型ESV/亿元 占比/% 2001年 2011年 2019年 2027年 2001年 2011年 2019年 2027年 林地 22.170 27.879 33.675 34.834 67.624 74.565 81.344 82.750 草地 0.566 0.524 0.378 0.425 1.726 1.402 0.914 1.010 耕地 9.625 7.432 5.456 4.944 29.361 19.877 13.180 11.743 水域 0.420 1.550 1.886 1.890 1.282 4.146 4.557 4.491 未利
用地0.002 0.004 0.002 0.002 0.007 0.010 0.004 0.005 合计 32.783 37.389 41.398 42.096 100 100 100 100 表 5 瓮安县2001—2027年敏感性系数
Table 5 Sensitivity coefficient of Weng'an County from 2001 to 2027
土地利用类型 2001年 2011年 2019年 2027年 森林 0.676 24 0.745 65 0.813 45 0.827 50 草地 0.017 26 0.014 02 0.009 14 0.010 10 耕地 0.293 61 0.198 77 0.131 80 0.117 43 水体 0.012 82 0.041 46 0.045 57 0.044 91 未利用地 0.000 07 0.000 10 0.000 04 0.000 05 -
[1] COSTANZA R, de GROOT R, BRAAT L, et al. Twenty years of ecosystem services: how far have we come and how far do we still need to go[J]. Ecosystem Services,2017,28:1-16. DOI: 10.1016/j.ecoser.2017.09.008
[2] ASSESMENT M E. Ecosystems and human well-being: synthesis[J]. Physics Teacher,2005,34(9):534-534.
[3] 柳冬青, 张金茜, 巩杰, 等.陇中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强度-生态系统服务-人类福祉时空关系研究: 以安定区为例[J]. 生态学报,2019,39(2):637-648. LIU D Q, ZHANG J X, GONG J, et al. Spatial and temporal relations among land-use intensity, ecosystem services, and human well-being in the Longzhong Loess Hilly Region: a case study of the Anding District, Gansu Province[J]. Acta Ecologica Sinica,2019,39(2):637-648.
[4] FELIPE-LUCIA M R, SOLIVERES S, PENONE C, et al. Land-use intensity alters networks between biodiversity, ecosystem functions, and service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20,117(45):28140-28149. DOI: 10.1073/pnas.2016210117
[5] 傅伯杰, 张立伟.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 概念、方法与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2014,33(4):441-446. DOI: 10.11820/dlkxjz.2014.04.001 FU B J, ZHANG L W. Land-use change and ecosystem services: concepts, methods and progress[J]. Progress in Geography,2014,33(4):441-446. DOI: 10.11820/dlkxjz.2014.04.001
[6] 郑华, 李屹峰, 欧阳志云, 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管理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2013,33(3):702-710. DOI: 10.5846/stxb201205280786 ZHENG H, LI Y F, OUYANG Z Y, et al. Progress and perspectives of ecosystem services management[J]. Acta Ecologica Sinica,2013,33(3):702-710. DOI: 10.5846/stxb201205280786
[7] 丁肇慰, 肖能文, 高晓奇, 等.长江流域2000—2015年生态系统质量及服务变化特征[J]. 环境科学研究,2020,33(5):1308-1314. DING Z W, XIAO N W, GAO X Q, et al. Changes of ecosystem quality and services between 2000 and 2015 in Yangtze River Basin[J].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20,33(5):1308-1314.
[8] 王晓东, 蒙吉军.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生态效应研究进展[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0(6):1133-1140. WANG X D, MENG J J.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environmental-ecological impacts of land use change[J].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2014,50(6):1133-1140.
[9] 张宇硕, 吴殿廷, 吕晓.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空间尺度视角的研究综述[J].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5):1172-1189. DOI: 10.31497/zrzyxb.20200513 ZHANG Y S, WU D T, LÜ X. A review on the impact of land use/land cover change on ecosystem services from a spatial scale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2020,35(5):1172-1189. DOI: 10.31497/zrzyxb.20200513
[10] BENTON T, BAILEY R, FROGGATT A, et al. Designing sustainable landuse in a 1.5 ℃ world: the complexities of projecting multiple ecosystem services from land[J]. Current Opinion in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2018,31:88-95. DOI: 10.1016/j.cosust.2018.01.011
[11] 肖建设, 乔斌, 陈国茜, 等.黄河源区玛多县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演变[J]. 生态学报,2020,40(2):510-521. XIAO J S, QIAO B, CHEN G Q, et al. Land use change and evolu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in Maduo County of source region of the Yellow River[J]. Acta Ecologica Sinica,2020,40(2):510-521.
[12] VALBUENA D, VERBURG P H, BREGT A K. A method to define a typology for agent-based analysis in regional land-use research[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2008,128(1/2):27-36.
[13] 吝静, 赵成义, 马晓飞, 等.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塔里木河干流土地利用结构优化[J]. 干旱区研究,2021,38(4):1140-1151. DOI: 10.13866/j.azr.2021.04.26 LIN J, ZHAO C Y, MA X F, et al. Optimization of land use structure based on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in the mainstream of Tarim River[J]. Arid Zone Research,2021,38(4):1140-1151. DOI: 10.13866/j.azr.2021.04.26
[14] 戚丽萍, 闫丹丹, 李静泰, 等.江苏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动态响应[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57(2):255-264. QI L P, YAN D D, LI J T, et al. Dynamics of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 in response to land use/land cover changes in Jiangsu Province[J].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2021,57(2):255-264.
[15] 何毅, 唐湘玲, 代俊峰.漓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大化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J]. 生态学报,2021,41(13):5214-5222. HE Y, TANG X L, DAI J F. Land-use structure optimization for the Lijiang River basin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maximization[J]. Acta Ecologica Sinica,2021,41(13):5214-5222.
[16] COSTANZA R, D'ARGE R, de GROOT R, et al.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J]. Nature,1997,387:253-260. DOI: 10.1038/387253a0
[17] 谢高地, 鲁春霞, 冷允法, 等.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J]. 自然资源学报,2003,18(2):189-196. DOI: 10.3321/j.issn:1000-3037.2003.02.010 XIE G D, LU C X, LENG Y F, et al. Ecological assets valua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2003,18(2):189-196. DOI: 10.3321/j.issn:1000-3037.2003.02.010
[18] 王宁, 杨光, 韩雪莹, 等.内蒙古1990—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J]. 水土保持学报,2020,34(5):244-250. WANG N, YANG G, HAN X Y, et al. Land use change and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in Inner Mongolia from 1990 to 2018[J].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20,34(5):244-250.
[19] 约日古丽·卡斯木, 杨胜天, 孜比布拉·司马义.新疆艾比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19,35(2):260-269.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19.02.033 YUERIGULI K, YANG S T, ZIBIBULA S. Impact of land use change on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in Ebinur Lake Basin, Xinjiang[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2019,35(2):260-269.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19.02.033
[20] 张钰莹, 孙美莹, 杨荣金, 等. 西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J].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22, 12(1): 207-214. ZHANG Y Y, SUN M Y, YANG R J, et al. Impact of land-use change on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in Southwest China[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2022, 12(1): 207-214.
[21] 左玲丽, 彭文甫, 陶帅, 等.岷江上游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变化[J]. 生态学报,2021,41(16):6384-6397. ZUO L L, PENG W F, TAO S, et al. Dynamic changes of land use and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Minjiang River[J]. Acta Ecologica Sinica,2021,41(16):6384-6397.
[22] 嵇航宇, 肖建武, 刘畅.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长沙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量分析及趋势预测[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5(2):34-44. JI H Y, XIAO J W, LIU C. Metrological analysis and trend predic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in Changsha based on land use change[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2021,15(2):34-44.
[23] 王永琪, 马姜明.基于县域尺度珠江-西江经济带广西段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J]. 生态学报,2020,40(21):7826-7839. WANG Y Q, MA J M.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 on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 in Guangxi section of the Pearl River-West River Economic Belt at the County scale[J]. Acta Ecologica Sinica,2020,40(21):7826-7839.
[24] 王波, 杨太保.1980—2018年银川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及驱动力分析[J]. 干旱区地理,2021,44(2):552-564. DOI: 10.12118/j.issn.10006060.2021.02.26 WANG B, YANG T B. Value evaluation and driving force analysis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Yinchuan City from 1980 to 2018[J]. Arid Land Geography,2021,44(2):552-564. DOI: 10.12118/j.issn.10006060.2021.02.26
[25] 裴宏伟, 张红娟, 张良, 等. 清水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及预测[J].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22, 12(5): 1466-1473. PEI H W, ZHANG H J, ZHANG L, et al. Assessment and predic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the Qingshui River Basin[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2022, 12(5): 1466-1473.
[26] 唐启琳, 刘方, 刘秀明, 等.基于LUCC的喀斯特山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9,42(1):170-177. TANG Q L, LIU F, LIU X M, et al. E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in Karst mountains based on land use change[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9,42(1):170-177.
[27] 王权, 李阳兵, 黄娟, 等.喀斯特槽谷区土地利用转型过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J]. 水土保持研究,2019,26(3):192-198. WANG Q A, LI Y B, HUANG J, et al. Effect of land us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on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in Karst trough valley area[J].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19,26(3):192-198.
[28] 韩会庆, 苏志华.喀斯特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与展望[J]. 中国岩溶,2017,36(3):352-358. DOI: 10.11932/karst20170309 HAN H Q, SU Z H.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s of Karst ecosystem services[J]. Carsologica Sinica,2017,36(3):352-358. DOI: 10.11932/karst20170309
[29] 吴清林, 梁虹, 熊康宁, 等.喀斯特地区水土漏失监测方法评述[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8(3):30-38. WU Q L, LIANG H, XIONG K N, et al. Reviews of soil leakage loss monitoring in Karst areas[J]. 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2020,38(3):30-38.
[30] 樊祖洪, 熊康宁, 李亮, 郭琼琼. 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以贵州省为例[J/OL].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21-09-10].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2.1320.X.20210425.1539.002.html. [31] 刘纯军, 周国富, 黄启芬, 等.基于地形梯度的贵州乌江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分析[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8(6):45-54. DOI: 10.16614/j.gznuj.zrb.2020.06.007 LIU C J, ZHOU G F, HUANG Q F, et al.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of land use in Wujiang River Basin in Guizhou Province based on the terrain gradient[J]. 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2020,38(6):45-54. DOI: 10.16614/j.gznuj.zrb.2020.06.007
[32] 高奇, 师学义, 黄勤, 等.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增刊 2):308-312. GAO Q, SHI X Y, HUANG Q, et al.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respond to regional land use change[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3,23(Suppl 2):308-312.
[33] 吴琳娜, 杨胜天, 刘晓燕, 等.1976年以来北洛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人类活动程度的响应[J]. 地理学报,2014,69(1):54-63. DOI: 10.11821/dlxb201401005 WU L N, YANG S T, LIU X Y, et al. Response analysis of land use change to the degree of human activities in Beiluo River Basin since 1976[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4,69(1):54-63. DOI: 10.11821/dlxb201401005
[34] 熊侣英, 师学义.黄土山丘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以长河流域为例[J]. 水土保持研究,2018,25(2):335-340. XIONG L Y, SHI X Y.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 on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in the loess hilly area: a case study of the Changhe River Basin[J].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18,25(2):335-340.
[35] 秦艳丽, 时鹏, 何文虹, 等.西安市城市化对景观格局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20,40(22):8239-8250. QIN Y L, SHI P, HE W H, et al. Influence of urbanization on landscape pattern and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in Xi'an City[J]. Acta Ecologica Sinica,2020,40(22):8239-8250.
[36] 褚琳, 张欣然, 王天巍, 等.基于CA-Markov和InVEST模型的城市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时空演变及预测[J]. 应用生态学报,2018,29(12):4106-4118. CHU L, ZHANG X R, WANG T W, et al.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and prediction of urban landscape pattern and habitat quality based on CA-Markov and InVEST model[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2018,29(12):4106-4118. □
-
期刊类型引用(8)
1. 方朂锡,向丽,蒲婕,张奇,陈虎,涂怡,孙毅. 恩施州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分异研究. 农业与技术. 2024(09): 86-91 . 百度学术 2. 万见怡,刘平辉,朱传民.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抚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23(01): 31-38 . 百度学术 3. 杨应增,周来丰,夏伟,王敏姿.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赤水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分析.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23(02): 694-703 . 本站查看 4. 赵琪琛,余敦,王检萍,卢一乾,郑亚萍,罗恬欣. 低山丘陵县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西德兴市为例.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23(02): 704-714 . 本站查看 5. 周建伟,杨海青,邓青春,刘辉,王磊,罗君. 干旱河谷区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以四川攀西地区为例.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23(02): 715-724 . 本站查看 6. 冯耀发,周波,廖元培. 宜宾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四川林业科技. 2023(02): 122-129 . 百度学术 7. 马晓帆,张海峰. 湟水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23(05): 626-633 . 百度学术 8. 刘霞,郭澍,王琳. 区域一体化地区的土地利用与生态服务价值研究——以双莱先行区为例. 生态环境学报. 2023(06): 1163-1172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