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期刊简介
数据库收录
影响因子
编委会
期刊在线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专刊
专栏
高级检索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作者中心
写作指南
作者权益
出版费用
出版伦理声明
English
所有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Doi
栏目
作者地址
基金
中图分类号
首页
期刊简介
期刊简介
数据库收录
影响因子
编委会
期刊在线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专刊
专栏
高级检索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作者中心
写作指南
作者权益
出版费用
出版伦理声明
English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6年 第6卷 第3期
栏目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
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
水污染治理技术
流域污染治理技术
固体废物治理技术
环保产业政策与管理
上一期
|
下一期
选择全部
显示方式:
2016 第6卷 第3期
封面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
香港地区大气气溶胶化学特征及其传输研究
郑龙飞
,
聂玮
,
沈毅成
,
齐西蒙
,
谢郁宁
,
刘强
,
丁爱军
2016, 6(3): 203-209.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3.031
摘要
(
2084
)
PDF(1739KB)
(
813
)
施引文献
(
)
摘要:
通过分析2010—2011年香港地区5个站点大气中PM
10
的化学特征,并结合大气传输扩散模式(HYSPLIT)对香港地区大气中PM
10
及其化学成分进行统计研究,判断颗粒物污染的特点和生成来源。结果表明:二次无机离子(硫酸盐、硝酸盐、铵盐)、有机物、元素碳、海盐、矿尘是PM
10
中主要化学成分,其中二次无机离子贡献最大,占PM
10
的33.0%;香港地区主要受到来自内地东部沿海、内地中西部地区、东部及南部海洋4类气团的影响;不同站点PM
10
及其化学成分差异主要受到气团来源影响,来自陆地的气团传输是香港气溶胶污染的主要成因。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导致火电源对PM
2.5
贡献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
江华亮
,
武雪芳
,
王宗爽
,
赵国华
2016, 6(3): 210-215.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3.032
摘要
(
2204
)
PDF(2454KB)
(
905
)
施引文献
(
)
摘要:
基于2003版和2011版《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实施,设计了4种模拟情景,应用WRF-CMAQ模式系统模拟PM
2.5
浓度,探讨2020年火电源对PM
2.5
的贡献率情况。结果表明:2011版《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改善我国PM
2.5
污染状况有较好的效果,如果火电厂实施2003版标准,到2020年火电源对30个主要城市PM
2.5
的贡献率为27.7%~34.8%;实施2011版标准,贡献率为12.2%~19.6%,其中一次贡献率为2.6%~4.4%,二次贡献率为10.1%~14.9%。
静电激发袋式除尘器中布风结构数值模拟优化
肖述明
,
王祖武
,
余苏玲
,
叶寅
,
王志平
2016, 6(3): 216-222.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3.033
摘要
(
2102
)
PDF(3589KB)
(
709
)
施引文献
(
)
摘要:
静电激发袋式除尘器气流分布是影响设备性能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针对静电激发袋式除尘器内部流场特点,采用标准k-epsilon湍流模型,压力-速度耦合采用SIMPLE算法,应用FLUENT对其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模拟计算了4种不同布风结构形式下静电激发袋式除尘器气流分布,得到不同结构下除尘器全流场迹线和滤袋表面气流速度分布,并运用滤袋间隙气流上升速度以及最大气流不均幅值验证1块气流分布板和灰斗两侧挡风板结构形式下的气流均匀性。结果表明:1块气流分布板和灰斗两侧挡风板结构形式下,除尘器内各滤袋的流量分配均匀,气流分布良好;滤袋表面速度为0.05~0.15 m/s,且最大气流不均幅值为0.09。
建筑室内外颗粒物污染特征研究
赵向伟
,
樊越胜
,
司鹏飞
,
赵尚文
,
苟振志
2016, 6(3): 223-228.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3.034
摘要
(
1962
)
PDF(687KB)
(
933
)
施引文献
(
)
摘要:
为了解高层公寓建筑室内外污染状况,对自然通风状态下的西安市某临近道路的学生公寓楼室内外颗粒物浓度进行了同步测试,结果表明:室内外颗粒物污染较严重,其中细颗粒物占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部分,且室内外颗粒物浓度变化呈现较好的一致性,室外细颗粒物占可吸入颗粒物比例的波动程度大于室内;沿楼层高度方向颗粒物浓度基本呈双峰分布;在没有明显室内污染源的情况下,PM
2.5
和PM
10
的I/O通常小于1,在有明显室内污染源的情况下,PM
2.5
和PM
10
的I/O大于1;I/O比会随着粒子尺度减小而逐渐增加。自然通风建筑室内外颗粒物的质量浓度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性。对于临近道路的建筑,室内PM
2.5
浓度受室外浓度影响大于PM
1.0
和PM
10
。
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
二噁英的污染现状及健康效应
武亚凤
,
陈建华
,
张国宁
,
武雪芳
,
赵鑫
,
李琴
2016, 6(3): 229-238.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3.035
摘要
(
2227
)
PDF(1376KB)
(
1203
)
施引文献
(
)
摘要:
作为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二噁英类物质(PCDD/Fs),无论是直接暴露还是间接暴露,都会对人类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为了更好地反映PCDD/Fs对人体的暴露状况,总结了目前PCDD/Fs在大气、水体、食物中的污染现状以及职业暴露风险。详细对比了国内外典型工业化城市空气中PCDD/Fs的毒性当量浓度。结果表明:我国广州等市PCDD/Fs的污染水平仍处高位,给居民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针对水体中的PCDD/Fs,目前我国缺乏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但通过对比洞庭湖淡水样品(0.28 pg-TEQ/L)与日本地下水PCDD/Fs平均毒性当量浓度(0.055 pg-TEQ/L)发现,我国部分水体已经受到污染。饮食为一般人群PCDD/Fs暴露的主要途径,通过对越南Bien Hoa和Da Nang地区食物中PCDD/Fs浓度进行评估,发现放养式鸡的肉蛋类、淡水鱼、蜗牛以及牛肉为PCDD/Fs污染风险高的食物,而圈养式鸡的肉蛋类、海鲜、猪肉、多叶蔬菜、水果、水稻等食物中PCDD/Fs的浓度相对较低。总结了大量针对职业暴露后人群的血液及头发等典型生物标志物中的PCDD/Fs浓度,发现其比一般人群高出数倍,表明相关主要排放行业的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建议从以下方面开展PCDD/Fs的污染防治和长期监管:逐步建立PCDD/Fs不同排放源于不同环境介质的排放限值以及管理政策;重点区域逐步开展PCDD/Fs排放总量控制试点工作;逐步更新完善我国主要行业PCDD/Fs排放清单;开发简易、快速且价格低廉的分析方法和暴露监测技术;民众应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调整饮食结构,并提高知情权意识。
水污染治理技术
混凝-沉淀法对二步湿法腈纶生产中NaSCN膜分离浓液的净化效果
刘建波
,
张盼月
,
曾光明
,
田智勇
,
宋永会
2016, 6(3): 239-244.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3.036
摘要
(
1886
)
PDF(814KB)
(
921
)
施引文献
(
)
摘要:
针对二步湿法腈纶生产过程中NaSCN溶液经纳滤膜分离净化后浓液的进一步净化和回收利用,采用混凝-沉淀法对NaSCN膜分离浓液的净化处理效果进行了试验,并研究和分析了聚合氯化铝(PAC)、聚丙烯酰胺(PAM)、石灰乳等不同投加量以及不同初始pH、搅拌强度对NaSCN膜分离浓液的净化影响。结果表明:当PAC、PAM、石灰乳投加量分别为200、2.5和25 mg/L,初始pH为7.5,搅拌转速为80 r/min,速度梯度(
G
)为48.9 s
-1
,
GT
为58.7×10
3
时,浓水中浊度和COD去除率可达到最高值,分别为85%±2%、30%±5%;而此时SCN
-
流失率仅为20%~25%,表明混凝-沉淀工艺能很好地去除NaSCN膜分离浓液中的杂质,使SCN
-
回收效率达75%以上,适合用于该生产浓液净化过程的预处理。
渗透性反应墙技术修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研究进展
吴鹏宇
,
纪丹凤
,
苏婧
,
孙源媛
,
崔驰飞
,
梁雨晗
,
党秋玲
,
唐军
2016, 6(3): 245-251.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3.037
摘要
(
2163
)
PDF(1120KB)
(
1205
)
施引文献
(
)
摘要:
论述了渗透性反应墙(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PRB)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修复中的应用现状。针对PRB技术类型进行了回顾,介绍了PRB技术中常用的还原型、吸附型、沉淀型和降解型4类介质材料以及PRB技术修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效果。着重讨论了降解型PRB技术在修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时所添加的有机碳源、微生物种类对修复效果的影响;分析了PRB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指出了应用PRB技术修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时要注意的问题,如碳源和细菌易导致地下水二次污染,修复过程中介质易堵塞,碳源释放速率不易控制,硝酸盐向PRB底部沉积不易去除。提出在加强PRB反应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可通过PRB与植物修复技术结合,解决PRB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流域污染治理技术
我国典型城市地表水水质综合评价与分析
郑利杰
,
高红杰
,
宋永会
,
韩璐
,
吕纯剑
2016, 6(3): 252-258.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3.038
摘要
(
2257
)
PDF(788KB)
(
1132
)
施引文献
(
)
摘要:
应用内梅罗指数法对我国27个典型城市地表水水质进行评价,分析地表水水环境质量现状,揭示水质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NH
3
-N浓度、TP浓度、COD
Cr
、BOD
5
和COD
Mn
为地表水主要超标因子,NH
3
-N浓度为首要污染因子,水质主要受氮、磷营养盐及有机物影响。华北地区参与评估城市的水质级别均为较差;西北、东北、华东、华南、华中和西南地区参与评估城市的水质级别较好比例在50%以上。城市建成区水质优于非建成区;国控断面水质级别为较好。2012—2014年期间,典型城市地表水水质有明显的好转趋势,水质级别较差城市比例下降11%。西北和东北地区,因为人口密度小,经济发展相对不快,水质保持相对稳定,多数城市水质季节性特征不明显;华东地区地域辽阔,整体来看季度水质波动没有明显规律;华中和华北地区,受气候和降水量影响,城市水质季节性特征比较明显。
汉江中下游干流水电梯级开发的水环境影响分析
文威
,
李涛
,
韩璐
2016, 6(3): 259-265.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3.039
摘要
(
1915
)
PDF(855KB)
(
892
)
施引文献
(
)
摘要:
以汉江中下游水电梯级开发为例,通过收集开发前后水环境资料,分析水电梯级开发对汉江中下游干流水体形态、径流量、水质和水温4个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汉江中下游干流水电梯级开发极大程度地改变了工程所在汉江河段水体形态,主要表现在库区平均流速减小,平均水深增大;丹江口枢纽作为汉江中下游水电梯级开发的控制性枢纽,水库调度运行对下游河段月平均流量调节作用明显;水电梯级开发没有造成汉江中下游王甫洲和崔家营枢纽库区河段水质恶化;丹江口枢纽对坝址下游河段水温影响显著,王甫洲和崔家营枢纽库区建成对坝址下游河段水温无显著影响。
浑河流域鱼类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刘伟
,
张远
,
高欣
,
贾晓波
,
马淑芹
,
刘思思
2016, 6(3): 266-274.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3.040
摘要
(
1544
)
PDF(1258KB)
(
1145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流域水生态调查是对受损的流域水生态系统进行恢复的基础。以浑河流域为例,对全流域62个采样点的鱼类群落进行调查。共采集并鉴定出鱼类34种,隶属于7目10科29属。其中,鲤科鱼类个体数占比最高(88.5%),鳅科次之(6.7%)。依据鱼类群落组成的相似性,利用聚类分析将62个采样点分为3组:组Ⅰ主要分布于浑河上游;组Ⅱ主要分布于浑河中游的各支流;组Ⅲ主要分布于浑河中下游的干流及各支流。指示物种分析结果显示:组Ⅰ指示物种为洛氏鱥、北方条鳅、北方花鳅和中华多刺鱼;组Ⅱ指示物种主要为鲫、麦穗、宽鳍鱲等中度耐污种;组Ⅲ指示物种为餐条。典型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结果表明:影响浑河流域鱼类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海拔、河流等级、悬浮物(SS)浓度、森林用地比例、农业用地比例和总溶解性固体(TDS)浓度。
固体废物治理技术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判在危险废物填埋场场址比选中的应用
张伯强
,
席北斗
,
高柏
,
安达
,
王月
,
梁欢欢
,
周炼
,
安志民
2016, 6(3): 275-283.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3.041
摘要
(
1621
)
PDF(1007KB)
(
842
)
施引文献
(
)
摘要:
以江苏省某市2个拟建危险废物填埋场址(E和F)为研究案例,通过综合比较2个拟建场址的地质条件、场地建设、环境保护和交通运输等影响因素,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的优化选择方法;以层次分析法建立危险废物填埋场选址评价指标体系,构造判断矩阵,在确定各制约因素及子系统权重值的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各指标因素相对应的隶属函数和模糊综合评判矩阵;评判矩阵与指标权重结合,计算出各场址相应的综合适宜性评价得分,参照危险废物填埋场适宜性等级标准,最终选出最佳场地。结果表明:场址E的综合适宜性评分为96.3,为最佳场地;场址F的综合适宜性评分为86.8,为适宜场地。
环保产业政策与管理
清洁生产技术削污效果评估方法与案例研究
王志增
,
但智钢
,
王圣
,
史菲菲
,
高武斌
,
张海燕
,
段宁
2016, 6(3): 284-289.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3.042
摘要
(
2092
)
PDF(810KB)
(
1326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清洁生产技术从源头削减污染物的产生量,是清洁生产的核心。目前,国家将减排措施分为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但仅考核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的减排效果,按清洁生产改造费用高低核算清洁生产减排效果的做法,削弱了清洁生产技术在减排中的重要作用。准确客观评价长周期条件下工业行业清洁生产技术的削污贡献,对认识清洁生产的长期减排规律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清洁生产技术削污效果模型,计算火电行业1950—2013年清洁生产技术削污和末端减排技术减排效果。结果表明:64年间清洁生产技术削减SO
2
累计达3.17亿t,是末端治理的2.3倍。从发展趋势看,中国火电行业末端减排技术的减排潜力已接近极限,而未来通过清洁生产技术的削污作用仍将持续增加。因此,强化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推广力度,是我国实现污染减排长期目标的必然选择。
基于EKC假说的经济增长与资源和环境协调性分析—以铁岭市为例
徐建伟
,
傅泽强
,
谢园园
,
邬娜
,
李琳琳
2016, 6(3): 290-294.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3.043
摘要
(
2001
)
PDF(696KB)
(
1005
)
施引文献
(
)
摘要: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协调性关系常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来描述。基于EKC假说,根据铁岭市的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关数据,定量分析铁岭市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关系。结果表明:铁岭市工业新鲜水用量及烟尘排放量与人均GDP拟合曲线呈U形;废水和SO2排放量与人均GDP拟合曲线呈倒U形;COD排放量随人均GDP增长趋势呈U形曲线的左半段;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总体上随人均GDP呈增长趋势。针对铁岭市发展的现状,从调整主导产业结构、推进清洁生产及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扩大三产和优化增量的对策建议。
生态工业园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问题与思考
智静
,
乔琦
,
张玥
2016, 6(3): 295-300.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3.044
摘要
(
2063
)
PDF(801KB)
(
1067
)
施引文献
(
)
摘要:
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我国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也是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的前提条件。生态工业园区作为工业领域推进生态文明的主阵地,是工业聚集区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综合分析了生态工业园区进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重要意义,结合国内外自然资源核算的相关经验,探讨了生态工业园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难点,阐明该类区域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步骤以及现阶段核算范围、框架,以期为推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工作提供参考。
美国《清洁水法》技术经济评估实例概述与启示
吴佳
,
傅泽强
2016, 6(3): 301-306.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6.03.045
摘要
(
2395
)
PDF(927KB)
(
1121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技术经济评估是衡量环境政策合理性的重要手段和制修订环境政策的强有力依据,日益受到国内外环境管理部门的重视。美国作为较早开展环境政策技术经济评估的国家,形成了完善的评估体系,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概述了美国《清洁水法》技术经济评估的内容,剖析了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法进行技术经济评估的全过程。考虑到我国环境政策的技术经济评估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借鉴美国《清洁水法》技术经济评估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我国实际的环境政策制修订技术经济评估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未来开展环境政策技术经济评估工作提供依据。
通知公告
查看更多>
“土壤健康与土壤碳汇研究专刊”征稿
“微纳米气泡研究与应用”专栏征稿
“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专刊”征稿!(5月31日截稿)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专刊征稿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特色研究专栏”征稿启事
本刊被国外著名数据库收录情况
热烈祝贺《环境工程技术学报》入选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网络首发出版公告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下载中心
查看更多>
版权转让协议
正文写法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论文模板
摘要写法
中图分类号查询
友情链接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生态环境标准
×
Close
导出文件
文件类别
RIS(可直接使用Endnote编辑器进行编辑)
Bib(可直接使用Latex编辑器进行编辑)
Txt
引用内容
引文——仅导出文章的Citation信息
引文和摘要——导出文章的Citation信息和文章摘要信息
×
Close
引用参考文献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