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5年  第5卷  第1期

特别约稿
面向污水资源极尽利用的污水精炼技术与模式探讨
胡洪营, 吴光学, 吴乾元, 管运涛, 李欢, 陶益
2015, 5(1): 1-6.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5.01.001
摘要:
针对现有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存在的高投入、高产污和低效率等问题,提出了面向污水资源(wastewater resource)极尽利用的“污水精炼(wastewater refining)”新理念,剖析了实现污水精炼的关键技术和可能的技术途径。污水精炼的核心理念是将污水视为资源,改变以污染物分解和去除为基础的现有处理技术原理,通过污水中有价值物质的精细化筛分和定向增值转化,实现污水中水、有机质和无机盐等资源的安全、高效和极尽利用。污水精炼主要包括筛分、转化和利用3个关键环节。基于技术分析,针对不同的场景,提出了污水精炼生态模式(wRefine-E)和污水精炼高端模式(wRefine-S)2种技术途径,并对污水精炼关键技术(wastewater refining technology)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同时指出,再生水安全高效利用是污水精炼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污水再生与资源能源转化耦合是未来的必然发展方向。
水污染治理技术
不同热处理时间对污泥厌氧发酵产氢的影响
昌盛, 李建政, 刘枫, 王淑静
2015, 5(1): 7-12.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5.01.002
摘要:
为寻求适宜的污泥热处理方法富集产氢菌群,利用摇瓶发酵试验,考察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在65 ℃下经不同时间的热处理后,其利用葡萄糖发酵产氢的特性。结果表明,在初始葡萄糖浓度为10 g/L,接种量为1.6 g/L(以MLVSS计),pH为7.0条件下,35 ℃培养64 h,经65 ℃热处理15和30 min的种泥发酵系统表现出较好的发酵产氢性能,其氢气转化率分别为1.06和1.09 mol/mol(以葡萄糖计),比产氢率分别为8.2和8.4 mmol/g(以MLVSS计)。不同热处理时间下种泥中的微生物种群存在差异,各发酵体系形成了具有不同产酸发酵产氢功能的顶级群落,其中经15~75 min热处理的种泥发酵体系表现为丁酸型发酵特征,而经90~120 min热处理的种泥发酵体系则呈现混合酸发酵特征。
高铁酸盐的制备及其在水和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刘文芳, 赵颖, 蔡亚君, 李晓光, 李曹乐, 唐军
2015, 5(1): 13-19.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5.01.003
摘要:
高铁酸盐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水处理药剂具备较强的氧化潜能,同时能产生铁混凝剂而在水和废水处理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对高铁酸盐的合成与分析方法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在水和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如除藻、消毒灭菌、重金属的去除、有机污染物及新兴微污染物的去除4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同时指出了目前高铁酸盐在实际推广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
欧美制订颗粒污染物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历程及对我国的借鉴
杨立新
2015, 5(1): 20-28.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5.01.004
摘要:
通过回顾欧美制订空气质量目标、建立颗粒物环境空气质量基准和标准的原则和方法,借鉴发达国家治理大气细颗粒污染的成功经验和制(修)订大气细颗粒物环境质量标准的理论、方法和历程,结合我国空气颗粒污染物的特征和科学研究的现状,提出由国家主管部门通过顶层设计,组织相关研究机构开展联合攻关研究,提供科学研究结论,在此基础上出版我国颗粒物环境空气质量基准文件。
生物生态工程与恢复技术
成渝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与驱动力分析
吴坤, 王文杰, 刘军会, 张哲, 胡圣武
2015, 5(1): 29-37.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5.01.005
摘要:
以成渝经济区2000年、2005年、2010年3个时期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应用RS和GIS技术,提取成渝经济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2000—2010年成渝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数量及转移特征;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结合社会经济数据,构建土地利用变化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分析成渝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成渝经济区人工表面、林地和耕地面积变化十分显著,其中,人工表面面积增加2 337.03 km2,林地面积增加2 719.15 km2,耕地面积减少5 840.27 km2,耕地主要转换为林地和人工表面;人口压力的加剧是成渝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因素,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为次强驱动因素,国家调控政策的实施对土地利用变化也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
基于土地利用的水府庙水库流域生态安全评价
赵明月, 王文杰, 王维, 张哲, 张恒庆
2015, 5(1): 38-45.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5.01.006
摘要:
从流域生态系统结构以及土地利用角度构建由陆域环境影响、水域生态健康状况、流域生态服务功能组成的水府庙水库流域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对该流域进行生态安全评估。结果表明,基于土地利用的水府庙水库流域生态安全等级为三级,总体处于一般安全状态。陆域环境影响一般,水域生态健康状况处于中等安全,流域生态服务功能较好。流域内土地利用不合理以及污染负荷较大对水府庙水库流域生态安全造成一定的压力,使水体开始呈现富营养化状态,影响水府庙水库流域的水体环境和生态服务功能,已成为威胁水府庙水库流域生态安全的隐患。
生态环境数据资源集成与共享服务系统实现
张雪, 申文明, 王昌佐, 孙中平, 初东, 付卓
2015, 5(1): 46-52.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5.01.007
摘要(2116) PDF(986KB)(1181)
摘要:
为系统掌握2000—2010年全国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和存在问题,全面总结我国十年间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和经验,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开展了“全国生态环境十年(2000—2010年)变化遥感调查与评估项目”。在有效集成生态环境数据资源的基础上,研发了生态环境数据共享服务系统,利用计算机、GIS、数据库和现代通信等技术,研究解决了包括海量空间数据共享服务机制、数据库访问模式等关键技术,形成了多源、多尺度、多类型生态环境数据的全面集成,综合展现,实时共享和动态服务能力,为生态环境数据的深入、广泛应用和管理决策支持提供了系统支撑。
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技术
进口废塑料现场检验方法、问题和对策研究
郝雅琼
2015, 5(1): 53-58.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5.01.008
摘要(2216) PDF(979KB)(1248)
摘要:
介绍了我国废塑料进口情况,结合多次进口废塑料现场检验实践,系统介绍了进口废塑料现场检验的方法和过程。结果表明,在所完成的29例申报名称为废塑料的现场检验货物中,仅有2例为国家允许进口的废塑料,其余均为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其中包括3例的生活垃圾。重点分析了检验规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土壤污染治理技术
磁性黑炭的制备及其对土壤中重金属Pb和Cd的吸附
倪柳芳, 翁仁贵
2015, 5(1): 59-63.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5.01.009
摘要(2000) PDF(643KB)(1180)
摘要:
为解决粉末磁性黑炭易被土壤包覆影响其吸附效果的问题,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粘结剂,采用粘结成型方法制备直径为3~5 mm的成型磁性黑炭。以磁性黑炭为土壤重金属吸附剂,采用盆栽方式,针对人工模拟污染土壤,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确定磁性黑炭对重金属Pb和C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土壤pH为6.0,土壤含水率为20%,磁性黑炭添加量为土壤质量的6%时,吸附反应30 d时,磁性黑炭对Pb和Cd的去除率分别为59.67%和68.53%,磁性黑炭对土壤中的重金属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环保产业政策与管理
基于环境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环保投资欠账测算研究
焦若静
2015, 5(1): 64-71.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5.01.010
摘要:
基于各地区环保投资供给能力和环保投资需求,从供给能力和需求用途2个方面对2006—2010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环保投资历史欠账进行匡算。研究发现,北京等7个省市自治区的环保投资实际供给始终高于供给能力,其他地区的环保投资均存在一定的供给缺口,即环保投资历史欠账。从需求角度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被充分满足,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需求与供给基本一致,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供给远不足以满足投资需求,欠账问题严重。另外,环保投资欠账较为严重的地区集中在东北、中部和西北3个区域,京津冀经济圈、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环保投资欠账相对较少。
产业环境准入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高宝, 傅泽强, 沈鹏, 杨俊峰, 邬娜, 谢园园, 李林子
2015, 5(1): 72-78.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5.01.011
摘要:
环境准入被认为是加强源头控制的有效手段,已经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和高度关注。简要介绍了产业环境准入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并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环境准入制度的应用效果评价方面,而国内则主要研究区域、行业、企业(项目)等不同层次的准入门槛,并构建了多种指标体系。在区域层次,重点考虑区域环境容量、环境功能区划等的约束作用;在行业层次,则是在考虑容量约束的条件下,重点考虑我国各行业技术水平、资源消耗强度、污染排放强度等,并确定准入限值;在企业(项目)层次,则是在考虑上述约束条件的前提下,重点考虑选址、技术装备水平等问题。
我国化学品测试合格实验室规范体系现状及与美国体系比对
于丽娜, 聂晶磊, 霍立彬, 沈英娃, 付立杰, 刘纯新
2015, 5(1): 79-84.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5.01.012
摘要(2084) PDF(823KB)(1036)
摘要:
介绍了我国环保领域的化学品测试合格实验室规范(GLP)管理体系现状、考核要求和流程。比对美国化学品GLP体系与我国的差异,认为借鉴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 EPA)化学品实验室管理体系的丰富经验,可为我国化学品实验室管理提供参照依据。指出我国需进一步完善化学品GLP管理体系,建立高效检查流程,加强重点检查项目和不符合项的监督管理。通过完善GLP标准,提升化学品GLP的实验室管理水平和测试能力,推动测试数据国际互认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