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期刊简介
数据库收录
影响因子
编委会
期刊在线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专刊
专栏
高级检索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作者中心
写作指南
作者权益
出版费用
出版伦理声明
English
所有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Doi
栏目
作者地址
基金
中图分类号
首页
期刊简介
期刊简介
数据库收录
影响因子
编委会
期刊在线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专刊
专栏
高级检索
征稿启事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作者中心
写作指南
作者权益
出版费用
出版伦理声明
English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3年 第3卷 第2期
栏目
水污染控制治理与资源化技术
环境监测与监控技术
流域污染治理与管理技术
土壤污染防治与综合管理技术
环境技术管理与评估体系建设技术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技术
上一期
|
下一期
选择全部
显示方式:
2013 第3卷 第2期
封面
水污染控制治理与资源化技术
三格厌氧池-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灰水
杨金刚
,
王海燕
,
周岳溪
,
杨利伟
,
高俊发
,
魏继苗
2013, 3(2): 85-91.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3.02.015
摘要
(
2915
)
PDF(1003KB)
(
1092
)
施引文献
(
)
摘要:
采用三格厌氧池-垂直流人工湿地对长沙县农村灰水进行试验研究,考察该组合工艺处理低浓度生活灰水的可行性及污染物的去除效能。从2011年11月22日—2012年6月9日,连续运行192 d,结果表明,当进水COD
Cr
、NH
4
+
-N、TN和TP浓度分别为283~684、3.2~19.5、13.2~37.4和1.2~6.3 mg/L,三格厌氧池的水力停留时间(HRT)为75 h,垂直流人工湿地的HRT为30 h时,系统对COD
Cr
、NH
4
+
-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8.9%、73.9%、69.8%和73.9%,出水浓度平均值分别为52、2.1、5.1和0.7 mg/L,均满足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
PRB去除模拟地下水中六价铬的反应特性
孟凡生
,
王业耀
,
李莉
2013, 3(2): 92-97.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3.02.016
摘要
(
3098
)
PDF(803KB)
(
945
)
施引文献
(
)
摘要:
采用粒径为0.15~0.42 mm的零价铁(Fe
0
)和粒径为0.15 mm的活性炭(AC)作为PRB反应介质,通过连续流动试验研究Fe
0
/AC-PRB修复模拟污染地下水时反应介质与六价铬〔Cr(Ⅵ)〕的反应特性,分析了AC对Cr(Ⅵ)的去除作用、Fe
0
对Cr(Ⅵ)的还原作用及其氧化还原产物、Fe
0
/AC对Cr(Ⅵ)的协同去除效果,研究了土壤中残留铬的形态。结果表明,在进水pH为6.9~7.1条件下,AC对Cr(Ⅵ)有一定的去除作用,主要通过吸附对Cr(Ⅵ)加以去除。Fe
0
对Cr(Ⅵ)有较高的去除率,进水Cr(Ⅵ)浓度为10 mg/L时,去除率达96%,氧化还原产物Fe
3+
和Cr
3+
与OH
-
形成沉淀附着在反应介质中,不会迁移到“下游”水体。Fe
0
/AC电池腐蚀反应可以提高Fe
0
的还原能力和还原效率,相对于Fe
0
单独作用时,铬铁比提高了1倍以上,出水pH从原水的7.0上升到8.0左右,铁浓度小于0.20 mg/L。经过去离子水冲洗,容易迁移且易于被生物利用的弱酸可提取态铬解吸到水相中,有机物与硫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是含水层土壤中铬的主要存在形态,从生物可利用角度来说,铬的环境风险大大降低。
以Pt/Ti为阳极电化学处理黄连素制药废水动力学研究
张东生
,
宋永会
,
涂响
,
肖书虎
,
程建光
,
曾萍
2013, 3(2): 98-103.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3.02.017
摘要
(
3127
)
PDF(657KB)
(
1201
)
施引文献
(
)
摘要:
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处理黄连素制药废水,探讨了过程中黄连素的去除动力学,考察了阳极材料、偏压、初始pH及Cl
-
浓度等因素对废水中黄连素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连素在Pt/Ti等四种阳极上的电化学降解均符合假一级动力学;电化学生成的活性氯对黄连素的降解起重要作用,阳极偏压和初始Cl
-
浓度是影响黄连素降解速率的控制因素;在以Pt/Ti为阳极,阳极偏压为2.0~2.5 V,废水初始pH为5.0~9.0,Cl
-
浓度为0.10 mol/L条件下,电化学过程对黄连素降解动力学速率常数较高;黄连素易降解而生成有机酸等小分子化合物,其去除率达到90%以上。
地下水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自然衰减能力评价方法
谢云峰
,
曹云者
,
柳晓娟
,
孔祥斌
,
李发生
2013, 3(2): 104-112.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3.02.018
摘要
(
3141
)
PDF(1332KB)
(
1026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挥发性有机物是我国污染场地地下水中高频检出的污染物,在地下水中多以非水相液体(NAPL)形式存在,成为持久的污染源,具有较高的环境和健康风险。监测自然衰减技术以成本低,扰动小,无二次污染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关注。概述了目前国外主要的地下水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自然衰减能力评价方法。60个污染场地的应用情况表明,污染物浓度趋势分析和水文地球化学指标方法的应用频率最高,简单的污染场地使用这两种方法可以准确评价地下水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自然衰减能力,复杂的污染场地需要综合多种手段(微生物学方法,微宇宙实验,稳定同位素分析等)提高自然衰减评价结果的可靠性。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既能指示污染物的降解途径,也能量化自然衰减的速率,是目前地下水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自然衰减评价研究最受关注的技术。
湖南郴州柿竹园矿区乡镇地下饮用水源重金属水质评价
徐冰冰
,
许秋瑾
,
梁存珍
,
李丽
,
蒋丽佳
2013, 3(2): 113-118.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3.02.019
摘要
(
3062
)
PDF(1065KB)
(
986
)
施引文献
(
)
摘要: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对湖南郴州柿竹园矿区乡镇地下饮用水源丰、枯水期重金属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Fe、Mn、Ba、Zn、Cu、As、Pb、Ni、Cr、Cd和Hg等重金属在矿区乡镇地下水中普遍存在,其中Mn、Fe和As为该地区乡镇地下水中的主要重金属污染物,其检出浓度分别超过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的14.72、1.73和1.61倍。枯水期柿竹园矿区乡镇地下水水质相对丰水期差,该地区乡镇地下饮用水源水质评价结果为较差、良好和优良的在枯水期分别占饮用水源取样点总数的5%、10%和85%;在丰水期分别占饮用水源取样点总数的5%、5%和90%。
海明距离模糊法在垃圾填埋场地下水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安达
,
姜永海
,
杨昱
,
马志飞
,
张进保
2013, 3(2): 119-123.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3.02.020
摘要
(
3137
)
PDF(615KB)
(
1317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模糊评价法可将水质评价过程中的模糊问题定量化,从而更准确、更科学地评价水体污染程度。基于现有模糊数学法在水环境评价中的研究成果,选取简洁且可操作性强的海明距离模糊评价法应用于垃圾填埋场地下水质量评价中,以北京市三座垃圾填埋场的地下水为评价对象开展研究,并与常规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四种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应用海明距离模糊评价法得出,三座垃圾填埋场地下水质量分别为Ⅳ级、Ⅳ级和Ⅲ级,该结论与模糊综合评价等四种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结果表明,海明距离模糊评价方法应用在垃圾填埋场地下水质量评价中是可行的,结论是可靠的。进一步通过对处于同一水质级别的海明距离大小的对比,可表征地下水污染程度,说明海明距离模糊评价法具有较好的分辨率。
环境监测与监控技术
化学品快速生物降解性经典测试方法的要点比对
刘纯新
,
于丽娜
,
杨力
,
聂晶磊
,
陈琳
,
殷雅丹
2013, 3(2): 124-132.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3.02.021
摘要
(
3160
)
PDF(1381KB)
(
1341
)
施引文献
(
)
摘要:
通过分析六种经典快速生物降解性测试方法的试验原理、操作特点以及限制因素,指出最好根据受试物对活性污泥呼吸抑制的
EC
50
和
EC
20
值,选择试验方法、受试物浓度和接种物浓度。比对了各方法在受试物适用浓度范围、接种物来源和前处理、无机培养基的配制和预处理、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要求,指出快速生物降解性测试严禁接种物在接种前接触受试物;接种微生物的来源可能对试验结果影响很大;各方法需要的接种物浓度不同,建议采用平板计数方法确定并调整细菌数;对接种物和培养基进行有效的预处理,可减少空白值。应注意防止滤膜过滤和离心过程产生的有机碳干扰DOC的分析。列举了测试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强调应根据降解曲线分析试验结果;尽快研发跨区域、多来源的标准接种物。
燃煤电厂PM
2.5
超细颗粒物排放测试方法研究
王铮
,
薛建明
,
许月阳
,
王宏亮
,
王小明
,
管一明
,
刘珺
2013, 3(2): 133-137.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3.02.022
摘要
(
3492
)
PDF(661KB)
(
1030
)
施引文献
(
)
摘要:
分析了燃煤电厂PM
2.5
超细颗粒物的排放特征,介绍了目前主要的PM
2.5
超细颗粒物的排放测试方法。其中较为成熟的燃煤电厂PM
2.5
排放测试方法主要是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 EPA)推荐的201A,202法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ISO 23210:2009法。近年来开发的稀释采样原理PM
2.5
排放测试方法及ELPI法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应用前景。最后结合我国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减排经验提出了建议。
流域污染治理与管理技术
基于情景分析的城市湖泊流域社会经济优化发展研究
徐建新
,
张巧利
,
雷宏军
,
马喜堂
,
夏训峰
,
席北斗
2013, 3(2): 138-146.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3.02.023
摘要
(
2958
)
PDF(1183KB)
(
958
)
施引文献
(
)
摘要:
以山东省东昌湖流域为例,以生产、生活、生态用水指标为切入点,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综合效益最大化角度建立流域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模糊机会约束多目标优化模型,在惯性方案及规划方案的基础上拟定了三种不同的发展情景(资源环境约束型、社会经济约束型和协调发展型),采用模糊多目标规划权衡各目标函数间的权重,引入污水处理规模机会约束分析,分析规划水平年各方案优化结果指标,结合流域现状及规划要求,优选最佳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及污染物控制措施,提出了流域未来年(2008—2030年)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
巢湖及其入湖河流表层沉积物营养盐和粒度的分布及其关系研究
李强
,
霍守亮
,
王晓伟
,
席北斗
,
张靖天
,
谭远友
2013, 3(2): 147-155.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3.02.024
摘要
(
3219
)
PDF(1027KB)
(
1025
)
施引文献
(
)
摘要:
为识别巢湖及其入湖河流的主要污染特征及其来源,测定了巢湖及其入湖河流34个采样点表层沉积物总氮(TN)、总磷(TP)、无机磷(IP)、有机磷(OP)及有机质(OM)浓度,分析了TN、TP、IP、OP、OM浓度及粒度分布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巢湖西半湖区沉积物营养盐浓度明显高于东半湖区,巢湖中部沉积物营养盐浓度明显偏低。南淝河沉积物营养盐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入湖河流,并在流经合肥市的下游处达到最高值。相关性研究表明,沉积物中TOC与TN,TN与OM,TP与IP表现出显著相关性,表明沉积物中氮主要以有机氮的形态存在,与有机氮相比,沉积物中无机氮浓度相对恒定,沉积物中磷主要以无机磷的形态存在;TN与TP、IP也表现出显著相关性,表明沉积物中氮磷来源具有同源性。随着沉积物粒径的增大,沉积物粒径与TOC、TN、TP、IP的相关性变差。
国外不同类型湖泊治理思路分析与启示
宋菲菲
,
胡小贞
,
金相灿
,
余辉
2013, 3(2): 156-162.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3.02.025
摘要
(
2940
)
PDF(954KB)
(
1619
)
施引文献
(
)
摘要:
为给我国湖泊水污染控制与富营养化治理提供可借鉴的思路与经验,选取位于日本、欧洲、北美等地的17个湖泊进行案例剖析,根据这些湖泊的自然特征(湖泊面积、平均水深与水体功能)将其分为大中型浅水湖泊、深水湖泊以及景观(小型)湖泊三种典型类型。通过资料整理分析、对比研究和集成凝练等技术手段,分析三类湖泊的治理思路及治理技术。分析得出,湖泊治理应坚持不懈、持续治理;在良好规划的基础上,分阶段科学治理;重视长期监测与基础研究;以污染源控制为基础,多种技术手段并用;进行生态修复,保持湖泊自然生态特征;加强流域管理,并重视立法、环境教育与公众参与。
土壤污染防治与综合管理技术
环境背景管理及其在场地环境评价中的作用
唐艳冬
,
贺信
,
周惠艳
,
张超艳
,
颜增光
,
周友亚
,
李发生
2013, 3(2): 163-168.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3.02.026
摘要
(
2868
)
PDF(889KB)
(
909
)
施引文献
(
)
摘要:
对场地进行环境背景管理是确定区域污染状况、评价环境质量、进行污染预报、制定环境标准的基础。与背景管理相关的问题对于正确解释潜在污染场地的评估数据以及正确区别人为输入及背景贡献至关重要。缺乏对背景浓度的正确定义或错误理解背景浓度概念可导致错误鉴别潜在污染场地,或过高估计污染土壤的体积。因此,背景管理策略是场地环境评估不可分割的部分。介绍了环境背景值的制定方法及环境背景评估在场地环境评价中的作用,概述了欧洲不同国家(意大利、荷兰)、美国及加拿大有关背景管理的基本情况及相关国际标准惯例。
环境技术管理与评估体系建设技术
我国环境技术管理体系的建设进程探讨
高志永
,
汪翠萍
,
王凯军
,
王莹
2013, 3(2): 169-173.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3.02.027
摘要
(
2891
)
PDF(723KB)
(
1563
)
施引文献
(
)
摘要:
2007年发布的《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规划》成为我国重视环境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标志。通过技术管理提高技术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作用,实现技术与法律、经济和行政等在环境保护中发挥同等重要作用的目标。目前,技术指导文件基本覆盖包括农村生活、畜禽养殖、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及火电、钢铁等行业和领域,环境技术评估体系和示范推广体系也在不断建设过程中。到“十二五”末,将初步完成系统的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工作。
我国验证评估平台建设研究
宋乾武
,
许春莲
,
张伟
,
王红雨
,
赵秀芹
,
武少伟
2013, 3(2): 174-178.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3.02.028
摘要
(
2951
)
PDF(767KB)
(
1373
)
施引文献
(
)
摘要:
介绍了我国第一个环境技术验证评估(ETV)平台的系统架构、功能及其用途;描述了该平台建设过程中技术集成创新点及其特点,展望了该平台在我国未来的应用前景。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技术
餐厨垃圾市政污泥联合厌氧消化处理技术
邓国平
,
任玉森
,
李杰伟
,
孙业政
2013, 3(2): 179-182.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3.02.029
摘要
(
3142
)
PDF(516KB)
(
1604
)
施引文献
(
)
摘要:
餐厨垃圾有机质浓度高,在厌氧消化处理过程中容易致系统酸化而导致消化系统中止。采用餐厨垃圾与市政污泥联合厌氧消化技术解决餐厨垃圾消化条件难控制的问题。结果表明,系统稳定运行时,在进料总固体(TS)浓度为10%左右,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0 d,碱度控制在6 000~8 000 mg/L时,餐厨垃圾与市政污泥联合厌氧消化能稳定运行,且有机负荷达到5.29 g/(L•d),沼气产量达1.03 L/g〔以挥发性固体(VS)计〕,沼气中的甲烷浓度在59%以上。
通知公告
查看更多>
“土壤健康与土壤碳汇研究专刊”征稿
“微纳米气泡研究与应用”专栏征稿
“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专刊”征稿!(5月31日截稿)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专刊征稿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特色研究专栏”征稿启事
本刊被国外著名数据库收录情况
热烈祝贺《环境工程技术学报》入选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网络首发出版公告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下载中心
查看更多>
版权转让协议
正文写法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论文模板
摘要写法
中图分类号查询
友情链接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生态环境标准
×
Close
导出文件
文件类别
RIS(可直接使用Endnote编辑器进行编辑)
Bib(可直接使用Latex编辑器进行编辑)
Txt
引用内容
引文——仅导出文章的Citation信息
引文和摘要——导出文章的Citation信息和文章摘要信息
×
Close
引用参考文献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