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3年  第3卷  第4期

水污染控制治理与资源化技术
厌氧/缺氧/沸石-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焦化废水的运行特性研究
朱小彪, 刘聪, 王东滨, 田金平, 陈吕军
2013, 3(4): 279-285.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3.04.044
摘要:
研究采用厌氧/缺氧/生物沸石-膜生物反应器(A1/A2/ZB-MBR)处理实际焦化废水,通过优化运行参数,考察反应器长期运行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生物沸石可有效调节系统的NH3-N浓度,系统最佳运行工况总HRT为73 h,回流比为2:1,ZB-MBR内溶解氧浓度为4~6 mg/L。当系统在进水NH3-N浓度为(125.0±27.4) mg/L,CODCr为(1 673±227) mg/L,TN浓度为(280.5±57.6) mg/L的最优运行条件下,系统出水NH3-N浓度、CODCr和TN浓度分别为(5.6±4.1)、(145±27)和(91.4±33.8) mg/L。系统连续运行280 d以上,污染物去除效果稳定。
ANAMMOX生物滤池深度处理干法腈纶废水的性能与可行性
徐浩田智勇, 宋永会, 张立成, 孙晨
2013, 3(4): 286-292.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3.04.045
摘要:
针对石化干法腈纶厂出水氨氮浓度高、可生化性差、无法达标的问题,以石化干法腈纶厂三沉池出水作试验用水,研究ANAMMOX生物滤池工艺深度处理干法腈纶废水的可行性与脱氮性能。结果表明,经过130 d驯化,ANAMMOX生物滤池对干法腈纶厂出水中氨氮具有较强的去除能力,出水NH4+-N浓度由184.1~205.3 mg/L降到23.4~30.3 mg/L,去除率达83.5%;外加NO2--N去除率达93.6%以上,NH4+-N和NO2--N去除摩尔比接近1:1(理论值为1:1.32),TN去除负荷达2.36~4.80 kg/(m3/d);但出水TN浓度仍高达165.9~180.7 mg/L,并主要以难降解含氮有机物的形式存在。ANAMMOX生物滤池对出水难降解的CODCr具有进一步的去除能力,去除负荷可达2.39~2.56 kg/(m3/d),出水CODCr由487.9~532.1 mg/L降至188.6~212.3 mg/L,处理后出水可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石化工业所要求的二级排放标准。
铁炭复合材料处理含铜制药废水试验研究
肖宏康, 肖书虎, 宋永会, 曾萍, 胡欣琪, 张临绒
2013, 3(4): 293-297.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3.04.046
摘要:
采用连续动态试验,以铁炭复合材料为反应介质,对含铜黄连素制药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复合材料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含铜黄连素废水的处理效率。结果表明,对进水pH为2.3~3.0,Cu2+初始浓度约为410 mg/L,黄连素初始浓度约为35 mg/L的含铜制药废水,当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0 h时,出水中黄连素浓度低于1.0 mg/L,Cu2+浓度低于0.5 mg/L。该复合材料经再生后可重复用于含铜废水处理,并可保证出水效果。扫描电镜(SEM-EDS)显示,再生后的复合材料表面结构及Fe-Cu两种元素所占比例与废水处理前铁炭复合材料基本一致。UV-vis光谱结果表明,铁炭复合材料可有效去除废水中黄连素等污染物。
潮汐流人工湿地净化城市河水中试研究
王帅, 高红杰, 宋永会, 彭剑峰, 李蕊, 丁琳
2013, 3(4): 298-304.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3.04.047
摘要(2415) PDF(829KB)(1022)
摘要:
在沈阳市仙女湖公园内建设人工湿地中试系统净化城市河流卫工河河水,对比了潮汐流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中试系统对河水的净化效果,并优化了潮汐流人工湿地的运行条件。结果表明,潮汐流人工湿地对CODCr、NH4+-N、TN和TP浓度分别为60.45~93.73、2.33~4.79、4.61~8.97和0.54~0.80 mg/L的河水的净化效率分别为45.96%、35.76%、30.16%、33.80%,比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0.23%、19.89%、12.76%、22.12%;潮汐流人工湿地中试系统按照“进水-反应5 h-排水-闲置3 h”运行,其出水水质指标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Ⅴ类水质要求,中试系统中上层对TN去除效果最好,中层对CODCr和NH4+-N去除效果最好,下层对TP去除效果最好。
低温条件下黑藻对模拟污水的净化能力
邹贤, 高红杰, 宋永会, 彭剑峰, 李蕊, 张卉
2013, 3(4): 305-310.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3.04.048
摘要:
沉水植物在净化污染水体中的应用已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试验选取沉水植物黑藻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内模拟中国北方冬季低温环境(4 ℃、500~800 lx),研究黑藻的投加量对模拟污水中氮的净化效果及其对水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周期内,黑藻在该低温条件下能维持基本生命活动,通过光合作用可提高水体pH至8.0以上,维持水体DO浓度为3~5 mg/L。黑藻投加量为17.5 g/L时对NH4+-N和TN的去除效果最佳,最终去除率分别为25.29%和20.97%。投放黑藻后,一方面强化了植物吸收;另一方面,通过改变系统环境,强化了硝化反硝化作用和氨的挥发作用,实现了水体中氮的强化去除。
一株腐植酸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对腐植酸微污染水的净化效果
沈海桦, 桂萍, 丁国际, 万哲希, 陈斯芝, 张晶, 曹萍, 夏卫红
2013, 3(4): 311-316.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3.04.049
摘要:
以细菌生长速度、以及细菌在腐植酸微污染水中对CODMn、UV254和Color410的降解能力为筛选标准,从自来水厂实际使用的生物活性炭上分离并经驯化的20株细菌中,筛选出一株与食酸菌属菌株MN33.2(Acidovorax sp. MN33.2)同源性为99%的腐植酸降解菌。在腐植酸初始浓度为5~20 mg/L,pH为3~8,水温为20~35 ℃,以及反应时间为24 h条件下,该菌株对腐植酸微污染水样中CODMn的去除率呈现出随腐植酸初始浓度增加或水温的提高、或随pH降低而增加的趋势。在腐植酸初始浓度为20 mg/L、pH为7、水温为20 ℃、反应时间为48 h条件下,该菌株对腐植酸微污染水样中CODMn的去除率达到49.1%。
混凝沉淀-垂直流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乡镇混合污水
王小江, 何艺
2013, 3(4): 317-322.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3.04.050
摘要(2479) PDF(778KB)(1264)
摘要:
采用混凝沉淀-垂直流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乡镇混合污水,通过方案设计及对混凝沉淀、垂直流人工湿地各自除污机理的分析,确定最优pH,并对该工艺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混凝沉淀-垂直流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对乡镇混合污水各污染物指标有较高的去除率,尤其对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有较高的去除率,出水水质良好。
大气污染控制治理与节能减排技术
我国东部沿海春季主要大气污染物垂直分布及来源模拟研究
程念亮, 徐峻, 何友江, 杨小阳, 孟凡
2013, 3(4): 323-330.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3.04.051
摘要:
利用2011年3月22日—4月26日在青岛沿海地区及青岛—济南—西安转场航测数据和CMAQ(4.7.1)模式分析了不同航次我国东部沿海春季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垂直分布。结果表明,模拟值与监测值有较好的一致性;污染物浓度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特征;垂直方向上污染物浓度随高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污染物主要集中在3 000 m以下;水平方向上污染物浓度分布与污染源位置相对应,呈现出由城市边缘向城市中心推移递增的趋势及区域性特征。通过后向轨迹聚类及情景模拟分析发现,春季我国东部近海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山东省、京津冀、江苏省和辽宁省,且随着高度增加京津冀地区污染物的分担率及背景、边界条件对各受体点污染物贡献率逐渐升高。
基于卫星遥感的中国城市NO2月际演变分析及污染控制研究
尉鹏, 王文杰, 吴昊, 吴春生, 王宗爽, 高庆先, 苏福庆, 任阵海
2013, 3(4): 331-336.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3.04.052
摘要:
利用OMI(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数据,研究了2004—2012年中国地区,以及北京、兰州、上海、重庆、广州等城市的NO2柱密度月均值演变,发现近8年特别是“十二五”后中国NO2柱密度月均值仍呈增加趋势。各城市NO2柱密度月际演变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分析表明,海平面气压场的月均值变化与污染源排放量和NO2存在时间具有一致性,是导致区域及城市NO2柱密度显著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各城市的NO2污染源数据,对比分析了北京、上海、重庆、天津NO2排放源的行业差异,指出根据天气背景结合NO2排放源特征是NO2污染控制的有效途径。
柴油品质对柴油机燃油经济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
赵磊, 李凯, 李博士, 李轶, 桑健, 鲍晓峰, 岳欣
2013, 3(4): 337-341.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3.04.053
摘要(2344) PDF(609KB)(1232)
摘要:
为了研究柴油品质对柴油机的影响,采用国Ⅲ、国Ⅳ标准柴油和京Ⅴ标准柴油,在JX493ZLQ3柴油机上进行负荷特性试验,设定工况2 000 r/min,油门开度为20%、35%、50%、65%、80%、90%和95%,比较和分析了燃用3种柴油时柴油机的经济性和排放特性。结果表明,在柴油机不做任何改动的条件下,柴油品质对柴油机燃油经济性有影响;对CO和HC排放的影响不明显;对NOx和PM排放影响较为明显,其中,国Ⅲ柴油排放相对较高。
流域污染治理与管理技术
鄱阳湖水污染现状调查及防治对策
王圣瑞, 舒俭民, 倪兆奎, 冯明雷, 刘志刚, 庞燕, 方红亚
2013, 3(4): 342-349.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3.04.054
摘要:
利用近20余年鄱阳湖水质数据和人类活动情况等资料,系统分析了鄱阳湖水质演变趋势、污染特征及其面临的严峻形势,并根据污染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表明:鄱阳湖水质总体为中营养水平,近年来下降趋势明显;空间上呈现南部污染较重北部较轻的格局,在时间分布上为丰水期水质优于枯水期。鄱阳湖水污染形势严峻,人口压力、建设生态经济区和水利枢纽工程均可能对鄱阳湖水质产生较大影响。优化三峡水库和“五河”调度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确立和实施差异性区域环境准入与排放标准等是解决鄱阳湖水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
东江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研究
郭翔, 杜蕴慧, 刘孝富, 田石强, 王文杰, 刘晨峰, 曾秀俐
2013, 3(4): 350-357.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3.04.055
摘要:
水土流失是吸附态氮磷污染输出的主要方式,也是面源污染评估的重要环节。以东江湖流域为主要研究区域,采用土壤侵蚀经验模型和氮磷污染负荷经验模型对研究区的吸附态氮磷污染负荷进行了估算,重点提取并分析了耕地面源污染负荷,并划分出农业面源污染重点控制区,为流域农业面源的氮磷流失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东江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土壤侵蚀总量为144.7万t,吸附态氮磷的流失总量分别为2 658.3和504.1 t,其中旱地吸附态氮磷流失风险高于水田;由化肥施用而产生的吸附态氮磷流失量分别为1 561.9和215.4 t,分别占耕地吸附态氮磷流失总量的58.8%和42.7%;东江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主要区域包括沤江区、浙水区以及主要河流入湖的环湖区。
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与生态毒理分析技术
美国州级化学品环境管理法规及其进展
霍立彬, 于丽娜, 聂晶磊, 刘纯新
2013, 3(4): 358-362.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3.04.056
摘要(2490) PDF(744KB)(1307)
摘要:
介绍了美国州级化学品环境管理法规的现状和最新进展及化学品环境管理法规的具体内容,重点介绍了加利福尼亚州和马萨诸塞州在化学品环境管理方面法规及实施的情况和经验,简述了缅因州、华盛顿州、明尼苏达州化学品环境管理法规的进展和趋势。通过分析美国州级化学品环境管理情况,提出了我国开展化学品环境管理的建议。
环境优控污染物筛选研究进展
裴淑玮, 周俊丽, 刘征涛
2013, 3(4): 363-368. doi: 10.3969/j.issn.1674-991X.2013.04.057
摘要(2385) PDF(836KB)(1481)
摘要:
通过对国内外主要环境优控污染物筛选方案的研究,分析了优控污染物筛选的原则、方法及主要评价参数的选择,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由于我国早期的优控污染物筛选工作中所能获得的数据有限,考虑的因素不是很全面,且名单长时间未进行更新,已不能充分反映我国的环境污染现状。针对研究中发现的相关问题,建议今后优控污染物的研究工作应由政府、科研人员、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在监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半定量评分方法进行优控污染物排序。